丹江口市:凝聚多元力量 赋能基层治理
时间:2024-11-28 10:02:41 来源:丹江口市委组织部 作者: 周哲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的要求,构建“三支队伍、三个平台、三项机制”,激活社区治理一池春水。
建强三支队伍,凝聚治理力量。选优配强基层自治队伍。制定《丹江口市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为21个社区配备290名社区工作者,建立社区工作者“岗在网格(小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全面采集、动态掌握包联网格内基础信息。健全“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五级组织架构,成立42个小区业委会、269个自治委员会,选优配强楼栋长708人、单元长825人,落实小区、楼栋、单元包保责任。用好用实下沉干部队伍。按照“抽多补少、不漏一户”“不重复、不交叉”的原则,整合居住地党员和包联单位党员力量,通过社区内部跨小区调剂、共驻共建兜底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小区包户进行了调整优化,新入职干部优先下沉到力量薄弱的小区,实现6300余名党员干部全覆盖包保63000余户城区居民。充分挖掘社会力量队伍。成立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社区成立志愿者协会、小水滴志愿服务小队42个,吸纳志愿者6.4万人。组建工青妇群团小组、兴趣特长小组等各类社会组织76个,引入市场化专业物业服务小区63个,引导志愿者、物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力量有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搭建三个平台,抬高治理底板。搭建治理会商平台。纵向分级建立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横向将各单位、各行业纳入各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沟通会商、密切交流、分析研判、督促落实,先后召开联席会议113次,协商解决基层治理问题87件。搭建小区议事平台,召开“小区红色议事会”839场,由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牵头,发动居民共同参与,解决小区电梯加装、路灯安装、物业用房协调、路面硬化等急难愁盼问题622件。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充分运用“双报到”信息平台,通过社区收集居民“微心愿”实时“派单”和居民群众自主登录云平台“下单”等方式,下沉党员干部职工在云平台上自主选择“接单”,使下沉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实现点对点的对接。运用“端、网、微、屏”等线上线下资源,开展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法律服务、文体服务、关爱服务、党员服务等各类服务。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发小水滴志愿服务小程序,设置时数积分校准、志愿者激励嘉许、活动评价反馈等系统功能,为供需有效对接、资源优化配置、数据智能互通提供有力支持。依托“志愿汇”平台,社区、小区根据需要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吸引6.4万名社区志愿者开展守水护水、清洁家园、发展共建等活动899场次。
健全三项机制,激活治理动能。健全常态下沉机制。建立市级统筹、街道协调、社区调度、单位参与、小区带动、党员带头工作机制,组织多元力量常态化下沉到小区,累计认人1190人,认亲992人,认事414件。完善“吹哨报到”机制,明确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吹哨”情形,针对试点小区解决不了的问题,逐级上报,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协调解决。针对涉诉涉访类问题,通过“小区吹哨、干部报到”,组织社区“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公安下沉干部等力量化解矛盾,做到一哨一响应,确保整改率100%。累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和需求1517件,已解决1397件。健全战平转换机制。74个市直包联单位建立了应急突击队,指定专人担任联络员,305个小区党支部随时待命,做到常备常在,遇灾害险情时,第一时间激活响应。今年“7•14”特大暴雨来临时,丹江口市委组织部立即在小区党支部工作群发布下沉动员令,6700余名下沉党员干部闻令而动。7月14日上午8时至9时,1小时内完成了城区6.1万余户群众的走访,127处雨水倒灌点、278个地灾隐患点全部摸排清楚,545名有受灾风险但没有转移的群众集中安置到位,赢得抢险救灾先机,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激励在职党员干部职工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中争当表率的六条措施(试行)》,将党员干部职工下沉社区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绩效考核内容,以及个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先后对“7•14”特大暴雨中表现突出的47个小区党支部和103名下沉党员干部予以表彰,对符合条件的5名下沉党员干部进行职级(职称)晋升、评聘,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热情。